广州社科网 搜索 导航

【开卷广州第四期】江滢河、殷小平对话“千年羊城与海上丝路”


  4月23日上午,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羊城地铁报、广州购书中心和广东新闻广播承办的“开卷广州”第四期市民阅读活动在广州购书中心负一层活动区举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江滢河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教师殷小平博士就“千年羊城与海上丝路”这一主题,向观众娓娓道来,介绍了羊城千年的历史,讲述了海上丝路的文化。

  开放包容是广州文化特质

  自古以来,广州一直都是对中国对外贸易海上交通举足轻重的城市。江滢河表示,早在汉代,番禺已经成为了大都会;《新唐书》明确记载,当时中国重要的对外海上通道名称“广州通夷海道”是以广州命名的;宋代首先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而明清时期,在广州“一口通商”以及设立“粤海关”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明的人来到广州贸易,广州逐渐出现了跨文化交流的现象。比如中外商贾在广州进行贸易时,为了克服语言不通的情况,出现了“翻译”这一角色,历史上也将他们称为“舌人”。江滢河称,从更深的层次看,在广州生活的老百姓,面对对外交往这一局面时,选择学习接受新的事物、吸收创造更新的事物,这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

  仿古帆船重走海上丝路

  一艘艘船只织就了海上丝路,不少现场观众对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殷小平介绍称,海上丝路不仅大力发展了对外贸易,也将整个内地市场集中起来。古代广州的码头上常常停靠着许多来自国内的以及不同国家的船只。近年,仿古帆船阿曼的“苏哈尔号”和瑞典的“哥德堡号”先后重走了海上丝路,跨越数百年,再次与广州相遇。

  海上丝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体会。这样海上丝路及其蕴含的文化才可以长盛不衰、从不中断。江滢河和殷小平向观众推荐了一些有关广州与海上丝路的书籍,如《粤海关志》、《海国图志》、《广州与海洋文明》、《风从广州来》、《瓷话中国》。此外,他们还建议市民可以通过参观海上丝路历史遗迹来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