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科网 搜索 导航

【海丝文化季·羊城学堂】著名武术家、学者马明达主讲“国学、国术与健康人生”


  2016年6月18日上午,2016广州海上丝路文化活动季之“羊城学堂”人文讲座在广州图书馆举行。著名武术家、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明达为广大市民主讲了题为“国学、国术与健康人生”的精彩讲座。

  马明达教授指出,“国学”这一词汇最先出现在日本,本义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学术文化。19世纪末,在对“举国欧化”的忧虑中,日本出现了提倡国粹、国学的言论。“国学”成为对抗“西学”的思潮,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戊戌维新时期,国学思想传入我国,因此,如同“社会”、“哲学”、“体育”等许多新词一样,“国学”这个词也是来自日本的“和式汉语”。在维新与保守的斗争中,日本对“国学”的固守成为清朝保守派排拒西学的理据。这时,保守者只借用了“国学”这个词,并没有从学理上、思想上有所认识,并加以分析和阐述。这是国学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历史时期。

  民国初年,国学的概念有了学理上的深化。学者们逐步认识到在全面学习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建构新的国学体系的重要性。以国学来“对应”而不是“抗拒”西学。对应意味着学习与交流,而交流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在国学拉动下,儒学被重新审视,不再被简单地打倒和否定。国学逐步走热,以怀疑的态度研究古史,成为新的学潮,学界非常开放,思想活跃,名家辈出。国学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期,也可以说进入了它的昌盛期。

  1912年北京大学创办了《国学季刊》。在创刊号上,胡适先生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国故学”,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季羡林先生提出的“大国学”。胡适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国故学”,而国故学包括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上至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支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这样他就把国学的内涵放大了,“国学”的大结构初步形成。

  国学体系可以说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它的基座,就是“大国学”、“国故学”,是中华民族古代和现代所有民族共同创造的共生文化,我们把它叫作“中华文化”。国学的中层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学科: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还应加上体育,特别是以“国术”为代表的民族体育,或者叫本土体育。金字塔的顶端是儒学,是中华国学的核心,也有人说是儒释道。

  由国学而及其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国大地,特别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沿海大城市,国医、国乐、国剧、国画、国语等一系列“国”字头学问勃然兴起。

  1927年,张之江及蔡元培、李烈钧等人提出“国术”一词,经申报国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别的体育管理机构“中央国术馆”,并在全国各省、县成立了不少地方性国术馆,初步形成自上而下的国术馆体制。

  国术是一个项目体系,包括了武术的套路表演,此外还有武术的竞技项目:散手、短兵、长兵、摔跤、射箭、毽子、举重等。193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上,国术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了拳术、器械、摔跤、射箭、弹丸、踢毽、测力六个比赛单项。当时,国术与国学紧密相连,著名国术家往往是饱学之士,甚至是有大学问的人,如唐豪、陈微明、胡朴安、徐哲东、吴志青等。

  那时候我们的国术发展到了最好的状态。我的家族和国术的关系很密切,1927年以前张之江先生开始探索国术的时候,主要的依托人是我的父亲马凤图,他们在张家口创办了“新武术研究会”。不久,张之江去南京创办“中央国术馆”,我的二叔马英图是他的主要随员,也是散手、短兵、长兵与摔跤规则最早的制定人。先父在西北先后创办了青海、甘肃两个省级国术馆,是国术的积极推广者。

  原生态的儒学主张文武并重,动静协调,注重身心兼修,即孔子所谓“文武缺一非道也”,有文识者必有武备,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健全的思维。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太过看重养生,而不够重视健身。养生有道,健身有术,要有具体的方法来强健自己。什么是健身的最好方法?一是持之以恒,二是力量训练。现代科学证明,适当的力量练习,是最为有效的生命强化方法,这与中国古人的认识相合。肌肉越强大,力量越强,更能保证心脏肌肉和内脏的正常工作,刺激激素分泌,延缓衰老,增大骨强度,延缓钙质流失,还能够加速血液循环。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珍惜生命,努力追求健康的生命状态,才能够保证正常的思维,才能很好地担负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是把身体摆在第一位,参与体育,强健体魄,享受生命,多做贡献。